川藏线 手机版

中国即将消失的6大著名景区,你去过几个?抓紧时间去看看!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8-31 01:31:26    

你愿意为了一些即将消失的美景,提前去看看吗,大家好我是途途,每天持续为你们推荐一些旅行美景!


站在鸣沙山的山脊上,风卷着细沙掠过耳际。远处月牙泉的波光正被暮色一点点吞噬,这是我去年秋天在敦煌看到的景象。一起来的向导说:“10 年前,泉水离沙山还有百米远,现在……”他没说完的话,像一粒沙卡在喉咙里。有些风景,可能等不到我们下次再见了。



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那些正在消逝的人间奇迹,趁它们现在还在,有空就去看看吧。

1.敦煌月牙泉:沙漠的眼泪正在干涸


“山泉共处,沙水共生”的奇迹,或许终将成为传说。



傍晚的月牙泉边,我脱了鞋踩在凉沙上,听当地老人讲:“小时候,泉水能漫到脚脖子,现在浅得连鱼都难存活。”四周的沙山以每年1-5米的速度逼近,地下水超采让泉眼逐渐枯竭。夜里住在鸣沙山脚下的民宿,老板指着窗外说:“你看那灯,以前星星能映在泉水里,现在……”



Tips:想看月牙泉最好选清晨或傍晚,避开正午暴晒。建议骑骆驼到沙丘顶看全景(100元/人),但记得抓紧缰绳,沙子会悄悄往鞋里钻。

2.云南泸沽湖:女儿国涟漪里藏着忧虑


划着猪槽船漂在泸沽湖上时,摩梭族姑娘阿芝突然说:“以前湖里的水性杨花能没过船头,现在要往深处划好久才能看到。”



这片湛蓝的湖水曾是母系文化的活化石,如今湖岸建起了密密麻麻的客栈,商业浪潮拍打着古老的走婚桥。清晨在里格半岛散步,能看到村民弯腰打捞湖面的垃圾;夜晚路过篝火晚会场地,听到歌手用麦克风唱着改编的流行曲,取代了曾经的口弦琴。



Tips:推荐住尼塞村的临湖民宿(约600元/晚),清晨推开窗就是湖景。环湖骑行时记得带件薄外套,高原的风带着水汽,有点凉。

3.甘肃永泰古城:被时光遗弃的龟城


走进永泰古城时,我被眼前的荒芜震住了——黄土夯筑的城墙早已千疮百孔,城内的房屋大多只剩断壁残垣,唯有几棵枯树戳在空荡荡的街道上。



78岁的李大爷坐在城门口抽旱烟,他的爷爷曾是驻守古城的最后一批清兵:“以前城里有200多户人,现在只剩20来口。”风沙卷着黄土掠过坍塌的敌楼,城墙上的“永泰龟城”四个大字已模糊不清。夕阳下,老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,像这座古城最后的叹息。



Tips:古城目前免费开放,但没有任何商业设施,记得自带水和干粮。自驾导航“白银永泰古城”,最后一段土路较颠簸,建议开SUV。

4.东川红土地:调色板上的裂痕


站在落霞沟观景台,眼前的红土地像被揉皱的油画布。当地农民背着竹篓走过田埂,裤脚沾着暗红的泥土:“一下雨,土就顺着沟往下滑,种子都难埋住。”



这片因铁元素氧化而绚烂的土地,正被水土流失啃噬。暴雨过后,原本层次分明的梯田会出现一道道裂痕,如大地的伤口。我曾在螺丝湾景区看到一位摄影师对着褪色的地块叹气:“五年前,这里红得像火,现在……”



Tips:最佳拍摄季是5-6月(播种期)和9-12月(收割后),建议住花石头村的民宿(约300元/晚),方便凌晨拍日出。记得带防晒霜,高原紫外线很毒。

5.青海湖:鸟群掠过的天空,正在变窄


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,我看到一群鸬鹚挤在逐渐缩小的鸟岛上。当地牧民扎西说:“以前湖边长满了草,现在退潮后露出的都是盐碱地。”



全球变暖让青海湖的蒸发量逐年增加,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,沙化土地正逼近湖岸。去年夏天,我乘船去鸟岛,船长指着远处说:“看那道白痕,十年前湖水还漫到那里。”湖面上,几只斑头雁低低掠过,鸣声里似乎带着焦虑。



Tips:环湖西路的风景最美,建议租电动车骑行(80元/天),沿途能看到牧民的牦牛群。青海湖海拔3200米,别剧烈运动,带件厚外套防阵风。

6.敦煌莫高窟:壁画上的飞天,正在褪色


记得那年深秋,我站在莫高窟第96窟前,仰头望着35米高的弥勒佛像,壁画上飞天的飘带在灯光下泛着微弱的金光。讲解员轻声说:“这些矿物颜料正在氧化,再过几十年,可能就只剩斑驳的色块了。”



风沙、湿度、二氧化碳,都是壁画的“天敌”。现在莫高窟每天限流6000人,参观时连呼吸都要轻一点。当手电筒的光束扫过《鹿王本生图》,我突然意识到:我们看到的,已是时间滤镜下的千年艺术。



Tips:门票需提前1个月在“敦煌莫高窟”官微预约,A类票含8个洞窟+数字电影(238元/人)。参观时别拍照,别用闪光灯,跟着讲解员的节奏走,每个洞窟停留时间有限。这些年走过很多地方,渐渐明白:有些风景,不是“等有时间了再去”,而是“现在不去,可能就没机会了”。它们不是地图上冰冷的坐标,而是活着的历史,是大自然的馈赠,是无数人记忆的载体。你最想为哪个景区赶一次路?美景不等人,别让“下次”变成遗憾。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站长QQ: 8786 8862 Copyright © 川藏线 鲁ICP备2021038129号-30